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秋意渐浓,燥气也随之加重。对于老年人而言,此时的养生尤为重要,需谨记以下五宜,以顺应时节,调养身心。
一、早睡早起,顺应自然
中医倡导顺应自然规律,秋分时节应早睡早起。早睡有助于阴精收藏,滋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升发,使肺气得以舒展。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起床时动作宜缓,避免猛然起身造成血压波动。
二、多食汤粥,润燥养生
秋季脾胃易虚,抵抗力减弱,饮食宜温补。中医推荐早晨食用粥品,尤其是加入莲藕、荸荠、百合、银耳等食材的粥,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
三、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秋高气爽,是户外运动的绝佳时机。老年人可选择八段锦、慢跑、快走、太极拳、瑜伽等平缓的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做好热身准备,防止受伤。
四、头部保暖,预防感冒
秋分后气温下降明显,头部保暖尤为重要。老年人外出时应佩戴帽子,洗头时水温应稍高于平时,以防寒气入侵。此外,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者,可通过肚脐热敷来驱寒助阳;常用艾叶水泡脚,也能温阳散寒,改善四肢冰凉的症状。
五、疏肝理气,调和脏腑
秋季肺气旺盛,易克制肝木,因此养肝疏肝不可忽视。日常可通过按摩期门穴和章门穴来疏肝理气。具体方法为:双手掌心贴于期门穴(位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沿肋骨缘向两侧章门穴(位于侧腹部,屈肘合腋时肘尖所指处)摩擦约120次,以感到舒适、发热为宜。此法有助于调和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