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老院遇上医院:给老人一个温暖又安心的晚年

发布时间:2025-02-06 13:06:4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截至 2023 年年底,河南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1966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20.0%,如何让老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大事。在这一背景下,安阳县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将养老院 “搬” 进医院的医养结合模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了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养老新路径。

安阳县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首先从整合资源入手,让 “养” 的途径更多元。走进安阳县瓦店乡卫生院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一座三层灰色小楼格外醒目,楼前铺设的彩色橡胶防摔地面,既美观又安全。这里的每间房能住两位老人,朝阳的房间明亮整洁,充满家的温馨。防滑地砖、防坠床栏、安全扶手等助老设施随处可见,充分考虑到了老人的生活需求。

在康复室,四肢联动机、平衡杠等康复器材一应俱全。老人们在康复师的耐心指导和护工的精心照护下,进行着各种康复训练。对于老人们及其子女来说,这里的医疗条件是他们最为看重的。除了基本护理人员,医院每天都有专职医生巡诊,还有公共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

65 岁的田红柱老人因腿部受伤神经受损,入住该中心后,康复师为他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医生也根据他的身体状况调整药方。如今,田红柱老人从原本需要孩子背着走,到现在能拄着拐棍自己行走,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还盼着能出去旅游。而且,入住医养中心老人的医疗费可直接医保报销,大大减轻了家属的负担,也避免了老人在医院和养老院之间来回奔波的辛苦。

瓦店乡卫生院通过对后院三层楼进行适老化改造,融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形成了 “一院两区” 的医养结合模式,对老人 “有病治病、无病养老、全程托护”,切实解决了老人长期照护的难题。这一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安阳县出台了《安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出多项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县委书记也高度重视,深入调研谋划医养结合中心建设,推动医疗、医保、民政事业联动发展。

在保障托底方面,崔家桥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中心同样采用 “一院两区” 模式,但更侧重于兜底性服务。对于符合住院条件的老人,开启医疗模式;对于非住院或达到出院标准但无法回家的老人,则开启养老模式,真正实现了医养一张 “床”,两种模式灵活转换。

在这里,五保户老人张景利因急性脑梗死得到了及时救治和悉心护理。中心集中供养着全县 50 名五保、低保老人,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和护理服务。为了关注老人健康,中心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类动态跟踪管理,还推出 “陪伴就医” 计划,解决了老人无家属陪同就医的后顾之忧。

安阳县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兜底工作,在落实上级补贴的基础上,县财政对五保、低保老人进行政策兜底性补贴,让这些特困弱势群体从温饱型分散供养转变为康乐型医养结合集中供养,享受到了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服务,提升了生活品质。

在扩容提质上,安阳县卫生健康委、医保、民政等部门协同发力,让老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红利。通过争取省级福彩公益金 1220 万元,整合养老、医疗资源,提升打造了 5 个乡镇区域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推动其转型为基层医养结合服务阵地。同时,积极开展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和 “五个 100” 实践样板创建活动,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医养结合机构,形成了本土品牌。

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上不断提升。完备的医疗设施、适老化的房间布局、宽敞的室外休闲区、无障碍设备等一应俱全。在服务模式上,秉持 “以养老为基础,以健康养护为重点,以医疗为保障” 的理念,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日常照护方面,针对半失能和失能老人,由医生、护士、护工三方协作,提供专业护理和生活服务,还根据季节和老人特征提供特色中医药膳和茶饮。

未来,安阳县(示范区)将继续优化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深化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健康期管理、疾病期治疗、恢复期康复、稳定期护理、临终关怀的一体化连续性服务,提升 “住、养、医、护、康” 五位一体服务水平,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安心舒适的环境中,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享,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关键词:养老院,选择合适的养老院, 养老院费用, 养老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