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地首个盲人养老院:探寻视障老人的别样晚年生活

发布时间:2025-04-29 13:23:08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而视障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晚年生活,更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内地第一家盲人养老院 —— 沈阳海漫智慧养老中心,一同感受这里温暖而独特的养老故事。

沈阳海漫智慧养老中心坐落于沈北新区,于 2019 年建成,背后有着一段温暖的故事。一位企业家因妹妹是盲人,深知盲人在晚年生活中面临的诸多困难,便出资建造了这家养老院,希望能为更多视障老人提供一个温馨的安度晚年之所。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如今这里已经有 107 位视障老人居住,其中 90% 是全盲,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辽宁、北京、上海、云南、广东、山西…… 五湖四海的缘分让他们相聚于此。

走进养老院,处处都能看到为视障老人精心设计的细节,每一处都充满了关怀,就像奏响了一曲锅碗瓢盆里的爱心交响曲。每到午饭时间,院里广播响起,老人们熟练地摸着带有凸起盲文的特制护栏,安全地走向食堂。在 200 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分餐。厨师白雅娟会拿着话筒为老人们 “报菜名”,特制的餐具摆放整齐,六个不同形状、大小的碗按固定顺序排列,分别对应不同菜品,取餐时工作人员还会再次确认,只为让老人们能像普通人一样品尝每道菜的独特滋味。食堂墙上贴着详细的老人饮食喜好表,每张桌子角上的不锈钢盲文牌刻着老人名字,方便他们找到固定座位,增加安全感。不仅如此,房间里桌椅边缘的凸起沿、智慧语音系统,卫生间的小帘子代替门等设计,都从方方面面保障着老人的生活。

为了让员工更好地照顾老人,也让普通人能真切体会盲人生活的不易,养老院参照德国的 “黑暗中对话” 体验馆,打造了一所篮球场大小的体验空间。馆内模拟了公园、地铁站、电影院、餐厅、咖啡馆等场景,体验者需借助盲杖,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感受盲人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养老院要求每位员工每月至少体验一次,时长约两小时。很多员工体验后深受触动,更加用心地照顾老人。有位员工在体验后,看到老人艰难地摸索着拆快递,深受感动,此后每天都主动帮老人送快递、拆快递,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

在这里,老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甚至还能收获美好的爱情。午后阳光正好时,80 岁的张丽会通过读屏软件在网络直播间唱歌,身旁绽放的长寿花是她用双手 “看” 到的春天。她在养老院结识了来自上海的王明山,两人因都喜爱养花和唱歌而相互欣赏,最终收获了晚年爱情。像他们这样的老人还有不少,养老院里至少有四对老人因共同爱好和话题走到了一起。养老院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社会爱心人士发起的 “盲选好餐厅” 活动,让老人们品尝到烧烤、火锅等美食;每年春节的联欢晚会,工作人员精心准备节目,为老人们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院还组织老人们去旅行,足迹遍布黑龙江漠河、吉林长白山、内蒙古草原、海南三亚等地,甚至走出国门,前往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多功能厅西墙上挂着的巨大世界地图,用红色盲文标记出的地方,就是老人们旅行过的见证。很多人不理解盲人旅行的意义,但对老人们来说,旅行可以让他们闻到不同的气味,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品尝特色美食。每次旅行归来,老人们都心情愉悦,他们还喜欢拍照发给亲人,传递自己幸福生活的信息。

然而,沈阳海漫智慧养老中心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养老院坚持公益属性,房间每月收费 1000 多元到 3000 多元不等,这对于收入普遍较低的视障群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这些费用也难以维持养老院的日常运营,每年都需要大量社会捐赠。中国盲人协会原副主席滕伟民、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相关专家表示,国内盲人养老院尚处于起步阶段,盲人群体对集中养老的需求较高,相关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专项补贴、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支持,建议通过建立公益基金、开展慈善活动等方式,汇聚更多社会力量,让这些视障老人的美好晚年生活得以持续。

沈阳海漫智慧养老中心为视障老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这里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盲人群体安度晚年的新可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力量关注并支持盲人养老事业,让每一位视障老人都能在爱与关怀中度过幸福的晚年。

关键词:养老院,选择合适的养老院, 养老院费用, 养老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