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山市民政局按照“政府引导、分类培养、互通互认、规范管理”的思路,以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培养、职级晋升、教育培训、薪酬待遇、激励评价等机制制度,努力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尊老敬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行业引才、聚才、留才打造良好生态,为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强化管理,健全养老服务队伍管理机制。建立养老护理员信息台账,对护理员基本信息、岗位培训、日常表现及岗位流转情况均实现动态化管理。把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的标准、要求等融入到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运营中。对养老机构护理员养护占比情况、持证情况、作用发挥情况等作为日常服务内容的重要因素来予以评定,督促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学标准、练技能、提本领。不定期、不定时、不定位开展护理质量检查,督导发展护理工作漏洞和技术问题,及时整改提升,面向入住老人及家属等开通监督热线,接受批评监督,努力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责任心。
政策引领,养老服务人才建设高速发展。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多元发展的原则,通过规划引领、加大投入、调动社会力量等方式,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唐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市级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各类政策文件,加强制度设计,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吸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稳定就业。
强化培训,养老服务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等有关要求,根据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工作年限、专业水平、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确定培训对象,将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完善市、县、机构三级培训体系,做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全覆盖、养老服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全覆盖,联系多年全市年度培训5000人次以上。同时,连续2年深入开展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根据养老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工作年限、专业水平、接受能力、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培训,672人通过认定考试,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4年预计450人以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以赛促学,养老服务风采得到进一步展示。按照全员参与,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原则,各县(市、区)2024年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通过开展省、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做到以赛促学、以赛培才,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积极利用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多种媒体,先后对养老服务专题培训、护理员大赛、养老服务专题工作推进会等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宣传推广,使社会各界了解认同养老服务职业,努力营造尊重、关爱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提高待遇,养老激励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严格落实省、市财政激励政策,对实现稳定就业的本、专科(含中专)毕业生,2017年1月以后与养老机构签订劳动合同,连续工作满3年的奖励6000元,满5年的奖励15000元。对在唐山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决赛一等奖的选手,授予“唐山市技术能手”称号,并对获奖选手按规定分别晋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并可优先参评唐山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创新性的设置唐山市“一老一幼”公益基金,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年度考核综合排名前三名的县(市、区),每个奖励5万元。对在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护理员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获得优秀教练奖的每人奖励1000元。对在省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护理员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2000元,获得优秀教练奖的每人奖励2000元。国家级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奖项的人员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确定奖励标准。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体系、畅通晋升通道、提升待遇保障等多种方式,激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成长成才、干事创业动力,不断提高职业自豪感与社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