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养老困局:90 后院长与她的 “养老院赋能革命”

发布时间:2025-07-24 13:11:25

当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突破 3 亿,养老机构却普遍面临 "入住率低、运营粗放、口碑低迷" 的三重困境时,山东烟台龙口市恒康养老服务中心的 90 后院长韩雨,用 5 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破局之路 —— 她不仅将一家新办养老院打造成省级五星机构,更在 3 年间开办 20 期《韩院长谈养老》学习营,为全国超 1000 名养老院管理者注入 "实战方法论"。这场从 "经营一家养老院" 到 "赋能一个行业" 的跨越,藏着中国养老服务业突围的密码。

从机关到养老院:一场 "打破偏见" 的冒险

2020 年 9 月,恒康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的那天,时任街道机关干部的韩雨站在崭新的院落里,心里装着一个 "离经叛道" 的念头。彼时,社会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送老人去养老院就是不孝"" 里面冷清又压抑 "。而韩雨在调研中发现,80% 的老人其实渴望社交与活力,只是缺乏合适的平台。

带着 "让养老院成为快乐家园" 的信念,她辞去公职,一头扎进养老事业。最初的挑战远超想象:开业前 3 个月,入住率不足 15%,不少家属上门考察时,看到的仍是 "老人枯坐发呆" 的传统场景。韩雨意识到,改变必须从 "打破偏见" 开始。

一次偶然的幼儿园参观,让她找到了突破口。看到孩子们跳手势操时的活力,她灵机一动:"老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手势舞?" 她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创编了一套融合记忆训练、肢体活动的 "银发手势舞"。当老人们跟着音乐摆动双手,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时,这个 "小活动" 意外成为 "破圈利器"—— 恒康的护理员将视频发到网上,第一条就收获 10 万 + 点赞。

如今,恒康养老的全网账号已积累 200 万 + 粉丝,累计浏览量突破 10 亿次,3000 万 + 的点赞背后,是无数人对 "快乐养老" 的重新认知。更关键的是,这种线上热度转化成了线下信任:疫情期间,机构在 1 年半内实现满员,300 张床位供不应求。

从 "单打独斗" 到 "经验共享":养老院院长的 "成长课堂"

"一家养老院满员,只能服务 300 位老人;但 100 家养老院学会方法,就能托起数万人的晚年。" 韩雨的这句话,道出了《韩院长谈养老》学习营的初心。

2022 年,随着越来越多同行上门 "取经",她发现了行业更深层的痛:全国超 4 万家养老机构中,80% 是中小型机构,它们普遍缺乏标准化运营体系 —— 有的不懂如何通过新媒体建立信任,有的连护理流程都没有成文规范,入住率常年徘徊在 50% 以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康养分会总干事宋首屹曾指出:"运营管理的 ' 碎片化 ',是制约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瓶颈。"

于是,韩雨将自己的实战经验系统化:从 "如何用 15 秒短视频展现养老院日常" 到 "入住率从 30% 提升至 80% 的阶梯策略",从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标准" 到 "突发医疗事件应急流程",形成了一套可直接落地的课程体系。在学习营的课堂上,没有空洞理论,只有 "现场模拟接待家属"" 分组设计短视频脚本 " 等沉浸式训练。

河北一位养老院院长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参加培训前,他的机构因入住率不足 40% 濒临倒闭;回去后照搬 "新媒体 + 社区联动" 模式,3 个月内入住率提升至 75%。这样的案例在学员中并不鲜见 —— 据不完全统计,首期学员的机构平均入住率在 1 年内提升了 32%。

行业突围:从 "一花独放" 到 "万紫千红"

7 月 25 日,《韩院长谈养老》第二十期学习营即将开班。与往期不同,本期除了课程培训,还增设了 "资源对接会",来自全国的养老院院长们带着各自的需求与资源,在交流中寻找合作可能。这种 "经验共享 + 资源互通" 的模式,正在推动养老行业从 "各自为战" 走向 "协同发展"。

韩雨的探索,本质上是在回答一个行业命题:当老龄化加速到来,如何让养老机构从 "生存型" 转向 "发展型"?答案或许就藏在她的实践里 —— 用创新打破偏见,用标准化解决粗放,用共享破解孤岛。

从恒康养老院的手势舞,到覆盖千名院长的学习营,这场由 90 后院长发起的 "赋能革命",正在让更多养老院明白:养老不是沉闷的守望,而是充满活力的事业;不是孤立的战斗,而是需要携手的同行。当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学会 "既懂专业服务,又懂运营管理",中国老人的 "快乐晚年" 才会有更坚实的支撑。

关键词:养老院,选择合适的养老院, 养老院费用, 养老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