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养老院人才,共筑养老服务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24 14:08:57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突破 3 亿大关,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2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院作为重要的养老服务载体,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而养老院服务质量的提升,核心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

养老服务人才现状:缺口巨大,挑战重重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诸多问题。从数量上看,根据相关测算,当前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 600 多万人,然而,2020 年至 2022 年,各级民政部门共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仅 248 万人次,人才缺口巨大。从质量上看,专业化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大部分养老服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应对老年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时力不从心。例如,在精神慰藉方面,尽管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因专业人才配备不足,使用率并不高。此外,待遇保障水平较低、流失率较高也是制约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政部门数据显示,养老护理员年流失率达 30% 以上。

政策支持:为养老院人才建设保驾护航

为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3 年年底,民政部等 12 部门出台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5 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要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到 2035 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在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方面,政策要求结合养老服务岗位特点拓宽用工渠道,引导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支持跨行业跨领域人才流动。例如,鼓励家政、物业、医疗护理等服务企业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引导相关人才转型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在提升人才素质能力方面,要求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强化技术技能培训。

地方实践:探索人才建设新路径

各地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养老院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举办全市养老服务人才专场招聘会,吸引众多求职者。2024 年 3 月的招聘会中,76 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了涵盖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工等多个岗位的就业机会,还设置了直播带岗环节,面向外省市人群,累计观看逾 2000 人次。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奖补政策,全省累计有 275 所院校开设养老服务及相关专业,共有在校生 23.7 万人,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校企共建康养产业学院方面积极探索,开设有智慧健康养老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年均招生 200 余人。学院秉持大健康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以全人视角看待和服务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等多方面需求。

未来展望:打造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未来,养老院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院校应发挥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养老院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注重产教融合,学生每年都有 1 至 2 个月的实习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首批 32 名毕业生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养老院自身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在用人上,优化岗位配置,根据功能定位、目标群体、服务特色等科学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等岗位。在激励方面,提高薪酬待遇,完善关爱政策,强化褒扬激励,提升员工的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

社会层面要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宣传,改变公众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偏见,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养老事业。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养老院享受到优质、贴心的服务,安度幸福晚年。

关键词:养老院,选择合适的养老院, 养老院费用, 养老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