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东京郊区的一套小公寓里,74 岁的渡边京子开启了她的一天。清晨,阳光随着她拉开窗帘的动作洒入房间,坂本龙一的轻音乐缓缓流淌。自制的烘焙面包搭配黑咖啡,简单却满是属于她的生活节奏。女儿多次提议她去养老院,或者搬来一起住,都被京子笑着拒绝。
如今在日本,像京子这样选择独居的老年女性越来越多。人们印象里的老年生活,大多是子孙陪伴左右,由家人精心照料,或是在专业机构安享晚年。可现实是,日本超半数老年女性即便身体不再硬朗,也坚决不愿搬进养老院,独自生活成了她们的选择。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
京子并非没考虑过养老院。在朋友劝说下,她参观了东京一家颇有名气的高端养老机构。那里设施先进,房间干净敞亮,护理人员也很专业。可刚走进养老院,京子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在那里,吃饭、散步、娱乐、睡觉都被安排得规规矩矩,所有人都按固定时间表生活。大厅里,一些老人默默看着电视,彼此间没有交流,眼神空洞。京子意识到,住在这样的地方,生活节奏被完全固定,自由没了,连自我的感觉也会渐渐消失。
比起这种集体化的养老模式,京子更喜欢自己掌控生活。她的公寓不大,却处处是自己喜欢的样子。每天去熟悉的菜市场,和店主闲聊几句,再买些新鲜蔬菜;晚上在阳台上看看书,或者和朋友打电话分享年轻时旅行的趣事。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才是京子珍视的生活。
养老院高昂的费用,也是京子拒绝的重要原因。日本优质养老院的收费不低,普通中产家庭很难长期负担。京子曾经是家庭主妇,养老金不算多。过去几十年,她一边做兼职补贴家用,一边节省开支,就是不想给女儿和自己增加经济压力。要是把积蓄都花在养老院,万一以后需要更多医疗费用,就麻烦了。自己住,既能省钱,又能按自己的想法安排生活。
不过,真正让京子坚定独居想法的,是她对自由的执着追求。京子年轻时就向往独立自主的生活。她那一代日本女性,很多都经历过战后社会变革。看着母亲一辈子围着家庭和丈夫转,京子暗自决定,自己的人生不能这样。即便到了老年,她也不想被制度化的机构束缚,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慢慢变老。
有人觉得独居会孤单,但京子不这么想。书、音乐、老朋友,还有最爱的自由,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京子也不是毫无准备。她加入了 “老年互助小组”,和同样独居的女性朋友定期聚会、互相帮助。谁生病了,其他人就轮流照顾,帮忙买菜、做饭、打扫,还陪着去医院。她还订阅了智能家居服务,门锁、灯光、紧急呼叫系统都和女儿手机相连,万一有意外,家人能第一时间知道。有了这些保障,京子更安心地享受独居生活。
京子也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实在走不动了,或许会考虑搬到小型女性互助公寓,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住。大家各自有独立房间,又能相互照应。但现在,她还是想好好享受每天的日出,还有那杯香浓的咖啡。
很多人觉得,人年纪越大越需要陪伴。可从京子的经历来看,年纪越大,似乎越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她选择独居,不是害怕养老院,而是珍惜自由。她明白,变老不代表就要依赖别人,独居也不意味着孤单。她想要的老年生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