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群体规模持续扩大,银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期,北京在这一领域有了新动作 —— 由北京市民政局指导,北京养老行业协会主办,量子之歌、民生智库承办的 “北京市银发经济需求调研研讨会” 顺利召开,与此同时,“北京市银发经济需求调查” 正式启动。
据民生智库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包启挺介绍,2024 年,北京市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 500 万大关,相较于 2023 年新增 20 万人以上。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他们的需求对保障自身生活品质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北京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开展针对这一群体的需求调研,迫在眉睫。
此次调研的核心聚焦于 “三大人群”。首当其冲的是 60 岁以上的银发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偏好和生活需求越发多元化,只有进行精准分析,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是银发族的子女,特别是那些家中有失能、失智老人,需要代为决策消费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对于完善银发经济服务体系意义重大。最后是 “备老族”,也就是 50 至 60 岁即将步入老年的群体,他们当下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未来银发经济的发展趋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年底,我国 60 至 65 岁的低龄老年人口规模约 9000 万人。这部分人群财富储备相对充足,社会保障体系也较为完善,因而消费意愿十分强烈。他们的消费需求广泛,涉及康养、护理、旅游、适老化改造等多个细分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仍处于 “轻老阶段”,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口是 60 至 69 岁的活力老人。
原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司长俞健良指出,当前社会上对银发经济存在误解,不少人认为银发经济仅仅局限于养老院相关产业。实际上,银发经济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涵盖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还涉及健康、安全、精神文化以及社会价值实现等多个维度的需求。如何提升活力老人的生活品质,研发并提供更契合市场需求的适老化产品,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科学调研来找到答案。
北京此次启动的银发经济需求调查,对于精准把握老年群体需求、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相信在此次调查的推动下,北京乃至全国的银发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老年群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