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山东提出,2026年年底前,在全省建设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原则上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1家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家养老机构开辟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全省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发展到1.5万张。
为分散供养失能特困老年人提供
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
《若干措施》围绕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优化重点人群照护服务、提升照护服务质量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举措,更好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急难愁盼”问题。
山东将优化重点人群照护服务。《若干措施》明确,加强困难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为分散供养失能特困老年人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等服务。落实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政策,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保持在60%以上。
《若干措施》提出,完善政府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为经济困难的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上门服务。落实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政策,确保“愿进全进”。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困难重度残疾老年人集中托养政策,保障低收入且需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老年人托养照护服务需求。做好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建立帮扶联系机制,2025年年底前,月探访率达到100%。
2026年年底前
建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
《若干措施》提出,加强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2026年年底前,在全省建设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推动建立社区认知障碍长效支持机制。
山东将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认知障碍防治行动,定期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脑部健康体检,开展健康咨询、康复训练等社区干预服务。依托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失智照护“幸福忆站”,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山东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开设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专区。加强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建设,支持各设区的市对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给予奖补。2026年年底前,原则上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1家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家养老机构开辟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全省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发展到1.5万张。
鼓励乡镇敬老院转型为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山东还将加强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2025年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具备失能照护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支持按需设置失能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
《若干措施》鼓励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转型为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等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山东将建立乡镇医疗机构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机制,开辟就医绿色通道。
同时,支持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乡村医生到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老年人家庭巡诊,上门提供健康监测、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服务。统筹用好老年助餐等养老服务乡村公益性岗位,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帮办代办等服务。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