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 31031 万人,首次突破 3 亿大关。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谁来照护父母”“我们该如何养老” 成为越来越多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在浙江部分地区,基层卫生院正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为解决养老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许能为未来的养老事业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医养结合,开启养老新模式
89 岁的凌善莹是湖州德清的一名退休小学教师。去年,她独自在家时不慎摔倒,腰椎受伤做了手术,此后,寻找一家合适的养老院成了全家人的心头大事。
凌善莹一家最终选择了德清的德馨颐养院。这里环境宜人,绿植环绕,室内走廊宽敞明亮,没有传统养老院的异味。每幢楼都配备了餐厅和丰富的活动设施,让老人们从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更让他们看重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设置在附近,医生每天都会前来巡诊,一旦老人出现突发状况,能够立即得到处理。
德馨颐养院设有多种房型,开放床位 372 张,床位费每月 700 元至 3800 元不等,护理费则依据不同护理等级,每月收取 700 元至 2800 元。自去年以来,已有 90 余人新入住。
据德清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俞晓明介绍,颐养院主要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医疗、康复与护理工作。此前,舞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搬迁新址,而德馨颐养院也在建设中,县政府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资源共享因素,将两者安排在相邻位置建设。虽然两个机构独立运营,但合作十分密切。
现在,凌善莹的儿子高健手机里有一个 15 人的微信群,群成员除了亲属,还有护理部主管、社工部、后勤部等工作人员。群里每天都会更新老人的日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护士会及时通知家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也会迅速处理。凌善莹表示,住在这里心里特别踏实,晚上有需求按一下床头的铃,护士很快就会过来。而且这里的活动丰富,她还能发挥唱歌特长,收获了不少 “粉丝”。
目前,浙江探索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有 “医养毗邻”“医中嵌养”“医养联合”。“医养毗邻” 像德馨颐养院这样,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邻建设、协同服务;“医中嵌养” 是在卫生院内开辟医康养中心,由卫生院统一运营管理;“医养联合” 则是由第三方专业养老机构运营医康养区域。这些模式虽运营主体和方式不同,但都致力于为老人提供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的养老照护服务。记者走访湖州、台州等地发现,医养结合机构的定价普遍低于一般养老机构,专业的服务也减轻了许多家庭的长期照护负担,基本实现了 “小病不离床、大病不离院”。
盘活闲置资源,化解养老难题
选择在卫生院内养老的老人,平均年龄大多在 80 岁以上,不少老人患有常见慢病,还有长期卧床的失能患者。台州仙居下各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朱永平提到,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对长期系统性的健康关注和个性化治疗服务需求较高。例如长期卧床的老人容易出现压疮感染,需要更细致的护理。以往,这些老人大多长期住在医院病房不愿出院,这既给家属带来了沉重的陪护压力,也造成了医疗资源和医保资金的浪费。
与此同时,许多基层卫生院也面临运营困境,床位闲置、人员负担重、运营成本高,每一个问题都亟待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成为破题之策,让老人既能看病又能养老。
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医养结合模式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台州黄岩区北洋镇中心卫生院康养中心护士长钟文素表示,现在养老院床位非常紧俏,每周都有很多人来咨询,院内 83 张床位已全部住满,有些老人入住体验好,还会邀请亲戚一起来。目前,该康养中心养老床位使用率高达 134%,医疗床位使用率也从 57.14% 提升至 85.7%。
下各镇中心卫生院的情况也类似,最初开放的 44 张养老床位很快住满,今年又开放了预留的另一层养老病区,目前共有 88 张养老床位。
除了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卫生院还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北洋镇中心卫生院康养中心大力发展中医特色服务,提供穴位贴敷等项目,还在开发中医针灸、中医茶饮等 “治未病” 疗养服务。夏季时,老人们还能申请转到海拔 600 米的富山乡医养中心避暑,开创了公立医疗机构 “连锁式”“候鸟式”“旅居式” 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业内专家指出,考虑到基层存在资源闲置、老年人有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可以看作是基层卫生院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之外开展的一项新业务。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浙江的实践对于验证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意义重大。
探索养老更优解,挑战仍存
“医养结合在基层的落实没有固定模式,虽然相关部门发布了指导意见,但从运营方式、收费标准到服务内容,都还在摸索调整中。” 俞晓明说。当务之急是要让医养结合模式具备可持续性。
以德清乾元镇卫生院医养中心为例,2023 年运营支出约 57 万元,医养相关收入 71 万元,看似有 14 万元的盈余。但俞晓明表示,这还未计算房屋和水电等成本,毕竟是在卫生院内运营。如果要实现可持续盈利,考虑到长期的投入产出比,还需要扩大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今年,该卫生院计划扩建,增加一定数量的养老床位。
台州则在探索乡镇卫生院内养老服务自主定价机制,填补收费标准的空白。通过让机构根据服务成本自主确定基本服务收费项目,并分三档划定床位费与护理费,有效避免了入住医疗机构按床日付费导致的压床问题。
不过,养老护理行业目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业年轻人较少。《护理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医养结合机构中,医护专业人员仅占 12.2%,其中研究生学历占 0.23%、本科生学历占 6.95%,中小学毕业的占比高达 70%。
仙居下各中心卫生院康养中心负责人张明凤说,和老人交流需要技巧,如今养老需求日益多元化,老人也需要心灵慰藉,这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养老护理从业者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急需更多 “科班出身” 的专业技能人才。
为解决医康养专业人手不足的问题,各地都在积极行动。德馨颐养院与德清职教集团技师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毕业后考核合格即可留院就业。台州玉环规定,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后的 80% 收益可用于人员奖励,且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在仙居下各中心卫生院,91 岁的郑森磅老人经过半年的中药和饮食调理,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他说:“身体舒服了,心情也好,现在每天都想尝试点新活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医养结合的探索还在继续。虽然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的更多尝试,有望为老龄化社会带来更多可能,让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