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拿药都得麻烦护工陪着,我这腿脚不便,实在不想给别人添负担。” 家住石景山区某养老院的 93 岁方阿姨,曾因异地就医取药难题,无奈拨通了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方阿姨参保地远在河南信阳,2024 年年末,她从新闻中得知门诊慢特病就医可实现实时结算,满心期待这项惠民政策能尽快在养老院落地。
倾听群众心声,快速溯源解难题
石景山区医保局接到方阿姨的诉求后,迅速展开行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方阿姨所在的养老院取得联系,经详细核对养老院信息发现,其医务室早在 2024 年 11 月,便依照北京市相关部署要求,开通了高血压和糖尿病门诊慢特病服务,并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完成对外服务标识设置。这就意味着,方阿姨已备案的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特病,可直接持卡在养老院医务室享受门诊就医实时结算服务。医保局工作人员即刻将这一好消息告知方阿姨,并向她介绍,石景山区严格落实北京市医保局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工作要求,区内 74 家具备接诊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异地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服务,且在全市率先完成扩面工作。
然而,今年 2 月,方阿姨再次联系医保局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诉求:“我还有冠心病,老家参保地普通门诊每年 2500 元的限额根本不够用,这个病能不能按门诊慢特病待遇结算呢?”
多方沟通推进,政策落地惠民生
依据《关于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通知》(京医保中心发〔2024〕25 号)文件要求,医保局工作人员耐心地向方阿姨介绍,从 2025 年起,新增了 5 个门诊慢特病病种直接结算工作正在全面推广。工作人员还征求了方阿姨对新增病种开通的意见建议,并解释当前全市为异地患者开通相关服务的医院,多为接诊量大的三级医院,不过区医保局正积极协调,推动更多医院参与到扩大病种范围的工作中来,方阿姨对此表示理解。与此同时,石景山区医保局主动加强与北京市医保局的沟通对接,深入了解新增病种推广工作要求,明确对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标准,全力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让更多居民受益。
考虑到养老院医务室的实际服务情况,2025 年 3 月,区医保局工作人员专程前往养老院医务室,实地了解专业人员配备、药品储备等服务能力状况,并对门诊慢特病业务进行现场指导,助力提升养老院门诊慢特病服务水平。
在区医保局的不懈努力下,2025 年 4 月,石景山区新增 2 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门诊慢特病新增病种直接结算服务,方阿姨所在的养老院医务室也位列其中。这一举措,让养老院来自 14 个省直辖市的 415 位异地参保老人,实现了 “足不出户” 购买门诊慢特病药品的便利。方阿姨开心地说:“这下可太方便了!下楼就能开药,不用走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也提高了,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坚守为民初心,持续优化医保服务
石景山区医保局始终将落实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作为重点,切实解决群众异地就医结算过程中的 “急难愁盼” 问题。通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门诊慢特病病种扩面工作纳入医保领域 “高效办成一件事” 清单,确保各项试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未来,区医保局将依托异地门诊慢特病微信联络群,建立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实时沟通机制,规范、优化试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切实保障参保群众充分享受医保待遇。同时,通过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咨询室、宣讲团等多元化宣传渠道,加大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群众轻松了解政策、便捷自助办理业务。
数据显示,自 2022 年至今,石景山区辖区累计完成异地门诊慢特病费用审核结算 21154 人次,支付金额达 2500.42 万元。接下来,石景山区医保局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推进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新增工作,为异地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