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3 点,张家口市某养老院的护理站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提示音 —— 智慧监管系统的屏幕上,302 房间的红色预警正在闪烁:"老人连续 1.5 小时未移动,疑似异常"。护理人员通过子账号登录系统,调取实时画面确认老人状态后,5 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这一幕,如今在张家口 158 家养老院已成常态。2025 年 7 月,张家口市全面建成养老院智慧监管系统,这场基于 "双千兆" 网络与 AI 技术的监管革命,正悄然改写中国养老服务的安全范式。
行业痛点:传统养老监管的三重困境
中国正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民政部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21.8%,养老机构数量突破 3.8 万家,但行业监管始终面临 "三难":
其一,人力巡查效率瓶颈。传统养老监管依赖人工定期走访,一家机构每月最多巡查 2-3 次,单次覆盖不足 30% 区域,夜间、节假日更是监管盲区。某省民政部门调研显示,人工巡查模式下,养老机构安全隐患平均发现周期长达 7 天,错过最佳处置时机的案例占比超 40%。
其二,数据孤岛效应显著。不同养老机构的监控系统、安全设备各自为战,民政部门难以汇总分析。2024 年艾瑞咨询《智慧养老行业报告》指出,全国仅 12% 的地市实现养老机构数据互通,跨机构、跨区域协同处置几乎空白。
其三,风险响应链条断裂。老人跌倒、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往往需要层层上报,平均响应时间超过 2 小时。而张家口这套系统建成前,当地养老机构的异常事件处置率仅为 62%,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75%。
在此背景下,张家口的智慧监管探索,成为破解行业痛点的关键实践。
技术解构:三层架构筑起 "数字防线"
张家口的养老院智慧监管系统,并非简单的 "摄像头 + 屏幕" 组合,而是一套融合前沿技术的立体化解决方案。其 "数据采集 — 智能分析 — 管理应用" 三层架构,重新定义了养老监管的技术标准。
在数据采集层,"双千兆" 网络成为核心支撑。联通提供的 5G + 光纤双线路保障,让 158 家机构的 4K 高清摄像头实现每秒 30 帧的实时传输,带宽稳定性较传统网络提升 8 倍。更关键的是 "本地就近接入" 技术 —— 机构数据先在本地边缘节点预处理,再汇聚至联通云 "云智眼监管平台",既避免了海量数据直传的延迟,又降低了云端存储压力。这种模式下,监管网络从 "点式抽查" 升级为 "全域覆盖",民政部门可随时调取任意机构的实时画面,甚至能放大查看护理记录、消防器材状态等细节。
智能分析层的 AI 算法堪称 "隐形守护者"。系统内置 12 类行为识别模型,能精准捕捉老人跌倒、护理人员脱岗、烟雾浓度异常等 28 种风险场景。边缘计算技术的引入,让数据处理在机构本地完成,报警响应延迟控制在 0.3 秒内 —— 这意味着,老人在房间跌倒的瞬间,系统就能触发报警,比人工发现快至少 10 分钟。某养老院院长透露:"过去每月平均发生 3 起老人意外磕碰,系统运行后降到 0.5 起,员工的警惕性也被 ' 倒逼 ' 提升了。"
而管理应用层的创新,在于平衡了 "监管" 与 "自治"。市级平台掌握全局数据,关键报警秒级推送至民政部门;同时,158 家机构各有独立子账号,可自主查看本机构数据、处理非紧急预警。这种 "市级统筹 + 基层自治" 模式,既避免了监管过度干预,又确保风险不被隐瞒。数据显示,系统运行首月,子账号自主处置的非紧急事件占比达 76%,市级平台仅需聚焦 10% 的重大风险,行政效率提升近 3 倍。
实践价值:从 "被动救火" 到 "主动防御"
这套系统给张家口养老监管带来的改变,体现在三个维度的质变:
从响应速度看,异常事件平均处置时间从 2 小时压缩至 12 分钟。某区民政局长举例:"此前一家养老院发生电路短路,等到白天巡查才发现;现在系统能实时监测电流异常,电工 30 分钟内就能到场维修。"
从监管成本看,数字化替代 70% 的人工巡查工作量,按每人每年 6 万元成本计算,全市年节省人力成本超 200 万元。更重要的是,监管覆盖面从 60% 提升至 100%,实现 "无死角" 守护。
从安全效能看,试运行 3 个月内,全市养老机构风险隐患整改率从 68% 跃升至 94%,老人及家属满意度提升 23 个百分点。一位入住老人的子女说:"手机上能收到养老院的安全日报,看到母亲在院子里散步的实时画面,比过去每周打电话放心多了。"
行业启示:智慧养老的可复制性密码
张家口的实践,为全国养老机构智慧监管提供了三个关键启示:
一是技术适配性优先。不盲目追求 "高大上",而是基于 "双千兆" 等成熟网络,结合边缘计算降低成本,这种 "轻量化" 模式更适合中小城市推广。据测算,张家口系统的单机构改造费用约 8 万元,仅为一线城市同类项目的 60%。
二是政策协同是关键。当地民政部门联合联通、AI 企业成立专项工作组,将系统建设纳入 "智慧张家口" 总体规划,争取到 30% 的财政补贴,解决了机构改造的资金顾虑。这种 "政府引导 + 市场运作" 模式,已被纳入河北省民政厅的推广方案。
三是人性化不可缺位。系统设计时特意保留护理人员 "手动标注" 功能 —— 老人午休、康复训练等场景可手动标记,避免 AI 误判。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智慧监管的终极目标,是让技术成为养老服务的 ' 辅助者 ',而非 ' 替代者 '。"
随着 "十四五"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 "智慧养老" 目标的推进,张家口的探索或许只是开始。当技术真正融入养老服务的每个细节,当 "数防" 与 "人防" 形成合力,中国的养老院,才能真正成为老人们安心的 "第二家园"。而这场从张家口出发的监管革命,正在为这一天的到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