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当下,老年人的金融安全与生活质量愈发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工商银行南京江宁支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于 5 月 13 日走进江宁区东山街道养老院,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敬老服务活动,为提升老年人的金融素养与防诈骗意识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持续攀升,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末,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2.8 亿人,占总人口的 19.8%。老年群体在金融服务需求上日益增长,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的金融产品与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金融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2025 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老年人被骗案件同比激增 45%,平均每 5 分钟就有一位老人掉进骗局。这不仅给老年人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的安宁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加强对老年群体的金融知识普及与反诈宣传刻不容缓。
活动当日,工行南京江宁支行的工作人员热情满满地投入到服务中。在金融咨询与理财规划服务区域,工作人员针对老年人关心的储蓄利率、养老金规划、理财产品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考虑到老年人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理财需求趋于稳健的特点,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了专业且贴合实际的理财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养老资金,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而在防诈宣传环节,更是活动的重中之重。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精心准备了丰富多样的宣传资料,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们详细揭露了多种常见骗局的手法。其中,“冒充亲友求助” 的骗局尤为猖獗,诈骗分子通过高科技 AI 技术模拟人声,或盗用亲友的社交账号,编造突发紧急情况,如车祸、生病急需用钱等理由,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手段的不敏感以及对亲友的关心,诱使他们匆忙转账。还有 “养老金账户升级” 骗局,诈骗分子冒充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以系统升级、账户需重新认证等为由,诱骗老人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进而盗刷资金。
为了让老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骗局,工作人员还现场进行了情景模拟,生动演绎了骗子的行骗过程,使老人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互动交流中,一位 70 多岁的老人感慨地说:“这些年轻的银行员工们真的很用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理财建议,还让我们学到了如何防范金融诈骗,非常感谢他们。” 现场的热烈氛围充分体现了老人们对此次活动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参与。
此次活动是工行南京江宁支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养老院开展服务,该行不仅优化了传统服务方式,扎实保障了基础金融服务,还在强化行为管理、保护老年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做好金融教育、营造安心金融消费环境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展望未来,工行南京江宁支行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与形式,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体验。同时,也呼吁更多的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家庭共同关注老年人的金融安全问题,形成多方合力,为老年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让他们能够安享幸福、安稳的晚年生活。